工程局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| |||||
| |||||
5月9日,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,工程局依托典型工程总结提炼的《渡槽工程高效施工装备研制与装配式建造技术》《高压输水隧洞长距离深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成套技术》《多场景复杂条件下陆上风电智能化施工关键技术》等三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。其中,两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一项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 通过鉴定的成果中,《渡槽工程高效施工装备研制与装配式建造技术》成果依托工程局承担实施的湖南省韶山灌区“十四五”现代化改造项目和海南省琼西北供水项目。韶山灌区是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,琼西北供水工程也是海南省最大灌区松涛水库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项目组面向引调水重要建筑物渡槽工程优质高效绿色建造重大需求,围绕机械化、智能化装备与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,通过理论研究、结构创新与技术开发等,研制了渡槽工程高效施工装备,形成了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技术,促进了国家重大战略水网建设关键技术进步。 《高压输水隧洞长距离深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成套技术》成果依托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。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,是广东“五纵五横”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西起西江干流顺德鲤鱼洲,穿越狮子洋,东至深圳公明水库,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。该工程高压输水隧洞承压水头155米,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埋深53米、独头掘进距离3.6千米,盾构工作井开挖深度64.5米,地下水丰富,安全风险高,施工难度大;项目组通过技术研发与装备研制,形成了高压输水隧洞长距离深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成套技术,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,有效提升了水资源配置保障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。 《多场景复杂条件下陆上风电智能化施工关键技术》成果依托工程局承建的江苏如东、湖南江口、甘肃瓜州等濒海、山地、戈壁地区风电工程,围绕干地施工、大件运输、基础构筑、塔筒制安、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攻关,形成了多场景复杂条件下陆上风电智能化施工关键技术,已成功应用于江苏如东、启东、盱眙等沿海滩涂和平原风电场,江西武华山、湖南金觉峰、江口、石盖塘、四川何家山等山地风电场以及甘肃瓜州、安北、新疆鄯善等戈壁风电场,为我国陆上风电在复杂环境下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,推动了风电行业的智能化发展。 | 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